七十风雨著华章 继往开来续新篇

发布时间:2011-01-1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2165

  建宁一中70周年校庆,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周密安排下,通过筹备组全体成员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于2010年12月31日圆满落下帷幕,整体达到预期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有以下几个亮点,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一中70周年校庆,自2月份确定为全县2010年十大庆典活动之一以来,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建宁一中70周年校庆筹备领导小组,潘县长亲自任筹备小组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筹备小组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各项筹备工作在筹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1、县委常委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听取了一中校庆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对校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分管领导陈海涛主任始终跟踪校庆重点工程体育馆、田径场及其周边绿化工作,亲临工地指导工程建设,督促工程进度,确保校庆庆典活动时各场馆正式投入使用。

  3、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张萍娥,县政府副县长谢翠姬,县教育局局长吴榕多次召开校庆筹备工作会议,给予校庆工作宏观上的把控和细节上的指导,确保了校庆各项工作的落实。

  4、县分管领导和主管局领导抽出时间与校长一同前往外地联系重点校友,为校庆捐赠赞助奠定基础。

  5、校庆午宴每桌安排一个处级领导陪同,参与接待,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一中校庆的高度重视。

  二、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1、校友联络。先后召开各届校友联络员会议3次,校核校友名单,了解收集重点校友102人,收集到48位重点校友的个人资料。通过各届校友联络员发出校庆邀请函6000余份。邀请单位及个人为五大类:(1)省市县领导、重点校友;(2)主管部门;(3)本县行政、企事业单位;(4)省内外兄弟学校;(5)历任校长、教师;(6)历届校友。参加庆典的领导、校友约500人,主席台就坐的重点校友有:省教育厅副厅长薛卫民,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局党组书记何清和,泰宁县人大主任高惠斌,温州商界的黄国庆,泉州商界的甘传辉、林广生,重庆商界的刘新强,三明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后何绍福,剪纸艺术家刘进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徐美珠,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博士后、副教授余运贤,还有市、县教育局局长、历任老校长以及县处级以上领导56人。

  2、志书、纪念册编撰。秘书组利用暑假、国庆长假、周六、周日放假时间,集中人员、统一时间、固定地点编写《桃李芬芳写春秋——建宁一中70年史志》一书,约40万字,分4个篇章:第一篇校史纪略,第二篇大事记,第三篇校志,第四篇教师校友名录。志书主要运用文字,辅之图表,力求全面反映建宁一中七十年办学历程和辉煌成就。本次编纂弥补了一中校史的空白,为今后校史编写奠定了基础。编写《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册》一本,120个页码,内容有学校简介、校长致辞、贺信贺电、领导关怀、追溯起源、历任校长、七秩辉煌、薪火传承、展望未来,纪念册主要运用图片和图表反映一中七十年发展变化历程,力求生动形象再现建宁一中七十年发展历程。

  3、校史、摄影作品、美术、书法作品布展。布展设置两个展区。校史、摄影作品展区,布展地点在高中部升旗台前操场。设置校史展板27块,布展面积200平方米。摄影作品布展,征集校友摄影艺术作品100余幅,评选出50余幅作品布展。书法、美术作品展区,布展地点在新建体育馆,征集领导、校友题词7幅,主要是:陈明义(福建省省委原书记、政协原主席)、何清和(省测绘局党组书记)、薛卫民(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元(厦门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宣传处处长)、宋方青(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陈少晖(福建师大经济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徐水泉(建宁县政协原主席)等7位领导、校友。征集到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26所重点大学的贺信、贺词。征集师生书画作品160余幅,总计展出美术、书法作品180余幅,展出档次比较高,布展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展览氛围浓厚。

  4、宣传舆论报道。7月份在县政府网站和建宁一中网站开通校庆专栏,并发布告校友书等校庆相关消息。2010年12月27日在《三明日报》专版报道一中,县广电局拍摄专题片《聚焦莲乡》在县有线电视台播放,宣传一中。

  5、校庆礼品采购。校庆礼品保温杯采取竞争性谈判,采购1500个磨砂保温杯,每个价格58元。礼品袋内3份礼品:保温杯1个、校史一本约30元、纪念册一本约60元,总价值约150元。纪念品意义重大、经济实惠,美观实用,校友满意。

  三、庆典场面隆重热烈

  整个庆典场面氛围创设隆重热烈。悬挂空飘气球24个,设置彩虹门10个,校园主要建筑正面悬挂上级部门、各兄弟单位、省内外兄弟学校、各重点大学祝贺标语160余条,校门口铺设红地毯,安排鼓号迎宾队,校班子成员在大门口迎接来宾,主要通道及主会场四周安插彩旗,悬挂吊旗等。

  邀请福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主持人王阳阳、三明二中语文教师何文伟两位校友负责司仪和校庆文艺演出节目主持,两位主持大方沉稳,流畅自然,赢得了嘉宾们的普遍赞誉。

  四、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文艺演出共9个节目,分别是开场舞蹈《击鼓扬帆》,情境诗朗诵《七十年的沧桑与辉煌》,民间舞《莲乡童趣》,舞蹈《今夜无眠》,歌曲联唱《岁月如歌》,快板书《咱为母校唱首歌》,武术表演《少年当自强》,民族舞《鹰雄》,大合唱《建宁一中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走向复兴》。整台文艺演出历时1小时25分钟,场面大气,主持老练,后台紧凑,氛围热烈,节目出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场舞《击鼓扬帆》大气大成,校友徐欣的演唱受到学生的热捧,穿插即兴表演节目校友刘进才的剪纸、艾茂兴书法、黄家修的国画,气氛活跃,学校武术兴趣小组表演的《少年当自强》节目备受学生青睐,民间舞《莲乡童趣》莲乡气息浓厚,地方文化特色鲜明。260多位师生和部分校友参加节目演出,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

  五、安保工作组织严密

  学校安保组和公安部门制定了严密的校庆安保方案,公安部门派出警力协助庆典主会场维持秩序,交警部门派出警力在一中入口重点路段指挥车辆,确保道路畅通。学校派出志愿者200人,负责在校园内各个重点部位维持校园秩序,引导参加庆典来宾进入主会场。整个安保工作安排周密,布点合理有序。

  六、接待工作热情大方

  校团委通过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招聘校庆志愿者活动,组织校庆志愿者200人,并进行礼仪培训,所有志愿者挂牌上岗,组织迎宾鼓号队30人。

  30下午开始,庆典接待安排学校处室人员分建宁大饭店、荷花大酒店、荷花酒馆三个点专人接待。

  31日庆典前,学校班子成员在大门口迎接来宾;庆典午宴,安排参加庆典的县处级领导和县两办主任每人负责接待一桌,体现东道主的热情。

  七、存在的不足

  1、部分校友联络员工作不够到位,以致校友联系还不够全面,尤其是重点校友的资料收集还不够完整。商界的校友联系不多。1961年以后初中毕业的校友联系不全面。

  2、校友的捐赠发动还不全面,有些还有捐赠意向的校友因校友联络员联系地址不全,没有收到邀请书。

  3、校志和纪念册撰写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修改和校对时间不足,排版跟踪不够到位,留下一些小遗憾。

  4、征集领导、校友题词的作品数量偏少。

  5、志愿者选拔、培训缺乏经验,礼仪培训还不够到位,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

  6、个别届别校友名单校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校友名单有遗漏,名字有错误,校庆后,将不断补齐、更正、完善。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