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再是老师的宠儿

发布时间:2014-12-18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983

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觉得是一个病态的女孩。我不快乐,很不快乐!我讨厌学习,讨厌竞争,讨厌老师偏爱好学生......

  人群中的我永远是个另类,无论在多么热闹的地方,我总觉得这热闹是别人的,属于我的只有孤独。每天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在岁月的流逝中,我的生命日益苍白,我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

  沉默让我写作, 而写作让我更加沉默了。我不愿沉默。我爆发了,我吵啊,闹啊,笑啊,我笑出了满眶的泪水......我也曾经优秀过,我也曾是老师的宠儿,我也曾是同学们羡慕的眼光的聚焦点。可现在的我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我自卑,面对优秀的同学,面对那一张张飞扬着青春的笑脸,我深深地自卑着......我不想这样,可我不知道我该如何走下去。您能帮我解开心中的那个死结吗?

困惑的女孩

困惑的女孩:

  你好!你的来信让我心动,但不是兴奋和愉悦,而是很沉重的感觉。

  苦恼的心结在哪里?就在于你的不能放下“我曾经优秀过“。由于你曾经优秀过,你在人际关系上形成了一种自我角色的定势:我是老师的宠儿,我是同学们羡慕的眼光的聚焦点。一句话:我是太阳,别人只能围着我转。这种感觉本身也许没什么不对,但是,你把它在心理上固定化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角色固着“。

  由于这种角色固着的作用,你只会在光环下、在优越感中生活,你适应不了一下子没有了光环照耀的平凡的日子,你不能接受现在的 “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感觉。于是,你找不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只剩下了难以名状的苦恼。其实,大家都是同学和伙伴,大家都是普通人,你和别人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我不想怀疑你的曾经优秀,也相信你优秀的背后有你的付出。但是,你敢说别人就没有付出?别人就处处不如你优秀?为什么别人非要总是把你当“宠儿“,当“焦点“,当“太阳“?

  再换个角度说,现在的你同样也不会一无是处。你的“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又是一种自我角色的贬损,是一种失落感的作用下的并不客观准确的自我认知,是走向了自我意识的另一个极端。其实,不是只有太阳才发光,世上那么多的普通人都有自己有意义的人生。难道你自以为是宠儿,是焦点,是太阳的时候,别人都以为自己是行尸走肉吗?不,大多数不能成为“太阳“的人自己都生活得很好。就像天上的那么多星星一样,静静地享有自己平凡的光辉。你不是太阳,可你也有自己有所作为人生,你何必非要说自己什么也没有了?

  你看,你是不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其实,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许多来咨询的同学都有过接受不了失去优越感的现实。做人要有平常心,正是由于你自我认知上的误区,找不到一颗平常心,才给你带来那么多苦痛。你该怎么办?很简单,还给自己一颗平常心。这样你就会心平气和,你就会冷静反思,你就会找到你所以丢掉往日的辉煌的原因,你就会重新拥有更成熟的人生,你就会从根本上告别困惑和苦痛。但是,你应该永远记着:

  自己也是平常人,应该有颗平常心。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