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屋前留一个自由的视野

发布时间:2015-02-02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270

  林语堂曾言,他看不出纽约市中摩天大厦的美点,到了芝加哥,看到旁边有相当的地面和半里多的空地的摩天大厦反觉庄严美丽。其实,一个人的精神亦如是。所以,我们需要在精神的房屋前留出一个自由的视野,让自己眺望。

  《冠子》中有一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在纽约市那样摩天大厦的精神房子里住的人便是如此了,被他人观点与见解的树叶糊住了双眼,双耳充斥着他人的声音,因此自己无法自由思考,生活也就变得“狭仄“了。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我们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太缺少了。“空地缺少了,精神上的目光又如何放长远,到达更深远的地方呢?

  精神上空地的缺少对于当今浮躁的中国社会而言,不仅是由于被他人的观点包围,更多的是物质潮流的裹挟。物欲纵横,让我们忽略了那贫瘠的心灵。

  于此,我们又如何在喧嚣而纷繁杂乱的当今在自己的精神之屋前留出一块空地,一个自由的视野呢?

  2014年有一个很风靡的词:“断舍离“,是由日本一位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提出的。这个哲理,不仅适用于物质方面,同样适用于精神层面。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在吸纳别人观点与见解的同时要知道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如摒弃过分的物欲。舍弃多余的废物,不需要的就扔掉或送人,这样最终达到脱离对物质的迷恋,让心灵纯洁。要让心灵的精神之房有一席空地,首先就应从控制物欲开始,因外在的整洁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内心。而在精神思想方面也“断舍离“,就真正能让自己的精神的屋子如芝加哥的摩天大楼般“庄严美丽“。

  在当今社会,快餐式文化风行,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别人的东西全部收下,也就造成了“一叶障目“、“两耳塞豆“。如各大文学讲坛,各种速成书,这些都只是用于借鉴,而不可全然接纳。而在我们不断做出选择、清理和总结之后,便能吸取他人之长,达到心灵的另一个高度,我们的社会风气也将更加和谐。当然,这一切都在我们能为自己的精神之屋留出一个自由视野的前提下,否则,也只能落为“纽约的摩天大厦“。

  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庸常中仍不忘追求一个更美好的自己,为精神之屋留下自由的视野。让自己“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