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英语教学的几点心得

发布时间:2009-03-2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02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坐在这里,心里实在是感觉有些诚惶诚恐。因为论起经验来,在座的老教师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而年轻的教师们也是百花齐放,各呈芬芳。所谓: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这里只是把我的心得体会说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

  几乎所有的英语老师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对于咱们这样的信息与交流相对比较落后的山区小城来说,教英语很是吃力,也许使尽浑身的气力,所获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原因在哪?主要在于:英语的学习与日常使用的氛围没有什么密切相关联系。再加上是非母语,对于山区学生来说,学习的动力仅仅限于因为它是高考科目。大多学生学习英语是相当被动的。一个被动的人迈出的步子怎么会大呢,如果仅靠被人一步步推进,那么,累死推车人也是无济于事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给学生“洗脑“是很有必要的。

  这里面有三层含义。

  首先,我经常给学生灌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输导的方法也不是仅限于空洞的强调,可以以外面世界使用英语的广泛性,求职对英语要求的必要性,提高自身素质,放远目光对于英语的要求性来说明,最好是举一些所见所闻的实例进行解释,以达到说服他们的目的。

  其次,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对于英语的畏难情绪。以前我刚教学的时候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一百分试卷甚至一百五十分试卷的学生竟然只得十几分。要知道英语选择题多,就是蒙着眼睛瞎猜,按概率也能得个二、三十分。我曾经多次与这样的学生交流,终于得知英语这样一门外来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就仅是背单词这项基础工作就让他们望而生畏。反复背诵单词却因日常生活不须使用而不断忘记,让他们对于英语失去了信心。所以,就必须向学生说明反复记忆是巩固所学的前提,也是人类记忆的特征,没有一个人是一次性过目不忘的,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比如说将新学的单词几个串起来造句,联系记忆,比较记忆等等,至少减轻他们因此而产生的畏难怠惰心理。

  第三,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这项工作我是在上课的时候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完成的。英语这门学科的内容包括广泛,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历史、时事、军事、体育、感人故事等等,虽说涉及的是门门学科的皮毛,却也可以说包罗万象。我上课的时候,不单纯是急于完成这堂课的语法以及知识点的传授,很多时候,特别是上新课的时候,我很乐意将我的日常见闻,在书报上看到的,甚至在一些影视节目中看到的,适时地,却是有意无意地结合课文知识讲给他们听,既有故事性又有现实性,其中还包括我的感想,其实,往往是在这些时候,我发现学生们听得很投入,并且我从他们的神态中揣摩出,他们也能从我的感想中得到共鸣,所以,讲述这些所谓“题外话“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我是在浪费时间,反而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课堂效率更高,因此,尽管我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排斥英语的,对我提出的要求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

  接下来,我觉得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上课前必须详细地备课,这其中包括很多细节。并且不仅仅如此,最好是基于对高空的题目类型要比较了解的基础上,上课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做到讲课比较有重点,尽量做到层次分明,举例简明而且生活化,我比较提倡学生用简单典型的例子来记忆知识点,而不过多拓展太生僻的知识,以避免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一旦畏难成习性,他们是很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的。举几个例子说明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和我教学时注意到的一些要点。1.教学生学会断句。学生做不好阅读理解的原因就是不会分析句子从而不能获得句子的信息甚至最基本的含义。所以,基础阶段,我很注重教学生学会断句,将句子化整为零讲解成分,再要求学生以同样的句型化零为整造句,训练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语篇整体的构思,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语篇,悟到文章的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有关于词汇的记忆。学习语言一定要背词汇,但是又不能单纯背,应提倡在句子语篇中,记住该单词的常用搭配,以及所在的典型语境。因此,每堂课上,我讲解文章句子遇到本单元新词时,就提醒他们特别做标记,记住这个活生生存在于语篇中的例子。3.还有一种情况必须注意。我了解到有些学生其实单词量记得不少,可是就是不会使用,原因在哪里?就是他们只机械地记一种汉语意思,以为这样就达到了记忆单词的目的。他们缺乏基本单词的“一词多义““旧词新义“的掌握,所以,明明认识这个单词,却无法正确运用和理解含义。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要了解学生的弱点与不足之处,就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观察。在上课传授知识点的时候,我是比较注意学生的反应和脸上的表情的,如果我觉得他们神色茫然,表现得不明所以的时候,我就会有意识放慢速度或者再讲一遍。我认为启发学生的悟性是特别关键的。虽然高中的英语课堂容量大,进度不等人,但是,有必要时,我还是会放慢速度讲解或者重复,以期看到大多学生脸上恍然大悟的表情。这也许就是“举一反三“、“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吧。除了课上的互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及反馈也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作业多得几乎无暇顾及英语,我还是会常常打扰他们,想出他们嘴里套出点什么来。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要特别给予指导与鼓励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最后,就说说抓落实吧。每一科这项工作都是令老师费尽心思,英语更甚。必须耗去老师大量的时间来检查作业,苦口婆心做工作,抓落实,但这又是一项不得不做的事情。课业繁重,畏难偷懒者多,而时又不待我。也就只有让老师苦教,学生苦学了。

  以上仅仅是我粗浅的一己之见,也许不见得特别深刻,也不见得很全面,但没有关系,本意其实就旨在抛砖引玉。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都会比我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