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探讨下一星期教学内容
学科:地理 类型:高二备课组活动
时间: 9月6日 地点:广泉楼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汪太金
主要内容: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定义与引入
开始时,可以定义什么是地表形态以及自然界中存在的力量如何影响这些形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地表形态,如山脉、河流、沙漠、海洋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二、内外力作用的区分
介绍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指出两者的能量来源不同,并举例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地表的。比如,地壳运动造成的山脉抬升,水流侵蚀造成的峡谷等。
三、内力作用的详细讨论
可以详细讨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解释它们各自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案例研究,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火山创建的岛屿等,让学生看到内力作用的具体结果。
四、外力作用的详细讨论
同样,可以详细探讨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外力作用,阐释它们是如何雕刻地表的。通过实际例子,如大峡谷的侵蚀过程,河流的三角洲形成等,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效果。
五、互动式学习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特定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地质学家的角色来解释地表形态的变化。
六、实地考察和实验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观察和分析地表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在教室内,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使用水流来模拟侵蚀过程等。
七、跨学科联系
鼓励学生发现和理解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之间的联系。例如,化学风化是如何影响岩石分解的,生物学中的植物根系是如何参与土壤侵蚀的等。
八、总结与反思
在课程结束时,总结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塑造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力量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九、评估与作业
通过小测验、课后作业或其他形式的评估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业可以包括制作报告、地图标注、模型创造或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