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探讨下一星期教学内容
学科:地理 类型:高一备课组活动
时间: 9月13日 地点:广泉楼五楼会议室
主讲人:王成娇
主要内容:大气运动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位于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38页-41页。标题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图片展示的是教材的全部内容。教材38页阐述了水平梯度力形成的过程和原因,点明水平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如右图所示,教材采用图文结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这三个力的概念性质,并且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了在受到这些力的影响之后,风的大小也就是风速和风的方向的改变。提出思考题:南半球地面的风向如何表示呢?此处是对学生前半部分知识的考察,也可以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材40页给出活动题,让学生学习材料后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此处考察学生们的知识联想能力和读图能力,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总结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并且运用38页,39页所学知识对活动题做出解答。课本40页下方给出自学窗,学生阅读后可以了解温室气体发现的过程。此处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让学生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程面向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的地理学习后,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大气的某些概念,并且在初中物理学习了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以及物理技能。思维情况方面,高一的学生大部分处于14~16岁的年龄阶段,此阶段思维活跃,考虑问题较为发散,但有可能羞于发言,不善于主动和老师进行课堂交流,所以我们应该巧妙设置问题,及时把控课堂节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