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高一体育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4-09-23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2472

学科:体育              类型:高一体育备课组活动

时间:9月20日           地点:田径场办公室

参与人员:刘淑琼、叶海平、徐丽明

主持人:刘淑琼    

主要内容:

对两操学习情况总结并提出接下来教学安排

1、经过三周的学习,高一各班级的广播操和韵律操的教学已经全部结束!学校大课间,高一正常运行!

2、接下来一周我们将开始进入体能模块的教学!

体能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

速度素质:提高学生的快速移动和反应能力。

力量素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爆发力。

耐力素质:提升心肺功能,增强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柔韧性: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运动范围,预防运动损伤。

灵敏性: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快速变向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短距离跑训练(如50米、100米),分组练习,计时跑,技术纠正。

力量素质训练,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分组循环练习。

灵敏性训练(如变向跑、蛇形跑) 设计障碍课程,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快速变向能力。

篮球基本技术+体能结合训练 通过篮球运球、投篮等动作结合体能练习,提高综合体能。

耐力素质训练(中长跑) 如800米、1500米跑,间歇训练法,提高心肺功能。

柔韧性+力量综合训练 全身拉伸结合轻量级力量训练,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力量。

三、教学要点

热身与拉伸:每次训练前后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和拉伸练习,预防运动损伤。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体能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强度下训练。

技术纠正:在速度、力量等训练中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负荷控制: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学生疲劳和受伤。

心理调适:关注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适时进行心理调适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评估与反馈

定期测试: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体能进步情况。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训练计划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

教师总结:教师应对每次训练进行总结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