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语文组教研活动
学科: 语文 类型:教研活动
时间 : 2024.10.22 地点: 录播室
开课老师:郑宣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文言文简答题各类题型(内容理解概括题的特点概括、原因概括、措施概括、情节概括以及文本分析鉴赏题的分析观点态度、分析比较异同、鉴赏写作技巧)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文言文阅读的思维模式,学会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本结构出发,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进而提高文言文的综合素养。
3.在课堂练习和讨论环节,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答题思路和方法。
4.让学生深刻理解 “言从文出” 原则的内涵和重要性,即在答题过程中,所有的答案表述都要紧密依据文言文原文,不能脱离原文进行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内容理解概括题
容理解概括是对表层文意的理解,主要包括概括人、事特点,筛选概括原因,概括方法、措施等题型。
类型(一) 特点概括
[思维建模]
1.概括人物形象(行为)特点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或行为特点,并不是现代文阅读尤其是小说阅读的专利,在文言文阅读中,它也屡见不鲜,概括分析的方法同现代文基本一致:
(1) | 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 |
(2) | 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 |
(3) | 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
组织答案时,可使用人物形象特点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 |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
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考生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如下两点:
(1) | 要精细筛选、精细阅读,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
(2) | 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