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第一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3982010 举报邮箱:fjjnyzbgs@126.com 举报入口
本站已通过国家IP/ICP备案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0018089号
![]() |
|
探讨下一星期教学内容
学科:地理 类型:高一备课组活动
时间: 11月15日 地点:地理活动室
主讲人:王成娇
主要内容:集体备课4.1《常见的地貌类型》
一、教材分析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选自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框题。本章从内容上看主要讲解岩石圈,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的第三个圈层。本章共两小节,其中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而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又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地貌”的概念与地理必修二“区域发展”中的“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城乡景观”等概念有联系。本节的教材内容包括正文、插图和活动题,教材图文结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描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1、综合思维
从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和分布区等多角度出发,描述喀斯特地貌;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学习河流地貌的形成。
2、地理实践力
通过 PPT观看喀斯特和河流地貌相关视频和景观图等,提升地理实践力;
3、区域认知
能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范围及形成条件,对喀斯特地貌的区域分布有初步认识。能够准确的区分河流地貌的类型,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以及注意要点。
4.人地协调观:通过掌握地貌的概念,包括地貌的含义、一些主要的地貌类型、次级地貌类型的概念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观察到的地貌现象及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景观特征
(2)掌握河流地貌
难点:
(1)描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2)描述冲积扇,河曲,凹凸岸,三角洲的形成
(3)河流侵蚀的分类
三、教学方法
教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讨论法、读图分析归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