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校本课程(四)

发布时间:2024-11-24 发布者:教务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2642

三十一、教师姓名: 关 杰

课程名称:生物发酵

个人简介:

关杰,建宁一中生物高级教师,从教27载有余,热爱教书育人岗位,勤勤恳恳上好每一节课,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做出微薄的贡献!

课程简介:

在我们的学校生物校本课程——生物发酵中,你将开启一段奇妙的生物学探索之旅。

1.课程背景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美味的面包、酸奶到香醇的酒类,发酵无处不在。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发酵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课程目标

了解发酵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掌握常见发酵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学会制作简单的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等。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技术在改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课程内容

发酵的历史与发展。

发酵的原理和过程。

发酵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酸奶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酿造。

设计并制作一种新型发酵食品。

探究不同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三十二、教师姓名:范钟雄

课程名称:《松树皮装饰山水画

个人简介:

范钟雄  建宁一中美术一级教师,擅长素描、色彩、速写,在美术教学领域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优异成果:2008年获三明市高中新课程美术教学评比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骨干教师”、2012年被评为“三明市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4年被评为福建省基础教育“高中美术骨干教师”。艺术作品在省、市、县各级大赛中多次获奖。曾多次组织学员参加省、市、县青少年绘画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所指导的美术特长生已有200多位,且分别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各大学院美术院系。

范钟雄.jpg

课程简介:

建宁地处山区,松树资源丰富,松树多被加工为胶合板。松树皮装饰山水画》是利用松树胶合板加工后的废弃松树皮和木片所具有的形态、不同颜色与纹理和胶合板所具有的天然绞理组合而成。制作中利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特点,经创意巧妙组合粘贴出的各类半浮雕式山水画。制作过程中不用画笔着色,细节处用剪刀、镊子代替了绘画的工具剪贴而成,基本保留了树皮的原生态。废弃的松树皮经过创意加工,摇身一变成了山水画的装饰艺术品。


三十三、教师姓名:刘中盛

课程名称:生活中的物理

个人简介: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管理一线,先后担任4年备课组长,11年班主任和3年段长,现任建宁一中政教处副主任。荣获2024年三明市“优秀教师”称号。曾获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校“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刘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他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在他的带领下,多位学生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市级、县级奖项。

刘中盛.jpg

课程简介:

新一轮的中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图荼地开展。这场课程改革旨在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建宁一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三中物理科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利用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周一下午)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以学科竞赛为龙头的课外活动长盛不衰,成为学校一大办学特色。科组成员组织有物理兴趣的学生广泛学习现代科学与技术知识,开办“现代前沿科技”讲座,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学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十四、教师姓名:李英兰

课程名称:Minjiang River Sourc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Jianning

个人简介:

李英兰,高级教师,建宁县“星级教师”,三明市学科带头人,三明市人大代表。论文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的有 《原来,英语课文翻译也可以很多彩》,《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小词汇”》《让英语非谓语动词复习也流行起来》;省级课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结题,担任第一成员;县级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结题,担任课题组长。

李英兰.jpg

课程简介: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境内东南部,于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3022公顷。属野生生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武夷山脉中段重要的生物区系组份、大面积的钟萼木和南方红豆杉原生种群、独特的生物群落类型和福建闽江正源头森林植被。保护区内主峰金铙山白石顶海拔1858米,是福建省境内第一高峰,金铙山南麓是闽江的正源头。


三十五、教师姓名:王成娇

课程名称:生活中的地理

个人简介:

王成娇,建宁一中高中地理教师,200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从事地理教育二十四年,教学经验丰富。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和县级公开课。获得好评。

荣誉:三明市骨干教师,三明市学科带头人,建宁县优秀班主任。

王成娇.jpg

课程简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地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旨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帮助学生拓展基础地理知识,掌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增强其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图表阅读与地理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收集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地理研究方法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探索未知的勇气和精神;增强其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树立全球意识,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十六、教师姓名:肖秀勇

课程名称:数学发展史

个人简介:

肖秀勇,男,中学一级教师,工作期间,多年担任年级备课组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优秀,多次荣获“校优秀教师”和“县先进教师”称号。曾多次指导学生获奖,自己也多次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2015年获得省微课大赛一等奖。我始终信奉一句话:人生的长度是有限度的,但是广度却是无限的!

肖秀勇.jpg

课程简介:

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数学形成时期(远古—公元前六世纪):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创造了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此时,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初等数学时期、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十七世纪初):这一时期大约持续了两千年,其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了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时期,数学逐渐形成了算术、几何、代数等主要分支。这一时期数学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一是解析几何的产生,它使得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解决;二是微积分的创立,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方法。

变量数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十九世纪末):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的创立。

现代数学时期(十九世纪末开始):数学发展的现代阶段的开端,以其所有的基础——代数、几何、分析中的深刻变化为特征。

数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壮丽史诗,它记录了人类从最初的简单计数到现代复杂数学理论的探索历程。


三十七、教师姓名:余运莲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个人简介:

余运莲,女,建宁一中一级语文教师,从教22年,一直坚守在一线语文教学,躬耕课堂,勤于钻研,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有效。近年来所教班级成绩名列前茅。在课题研究上多次主持县级课题并及时结题,还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基于5G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在校多次获得校先进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在2021年和2024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余运莲.jpg

课程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的重要依据,而今科技发达,二十四节气为青少年们所不了解,普及知识,同时可以学习依据二十四节气调养身息,力争做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三十八、教师姓名:熊国英

课程名称:高中英语学科之美育课

个人简介:

熊国英老师,高中英语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致力于将英语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熊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她也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希望通过美育课程引导学生发现英语学科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熊国英.jpg

课程简介:

《高中英语学科之美育课》是一门旨在通过英语这一语言载体,更注重通过经典英文诗歌、散文、小说、电影片段等素材,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同时,课程还将结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课堂上,熊老师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在美的熏陶中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十九、教师姓名:魏岚

课程名称:元素与人体健康

个人简介:

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建宁一中一级教师,具有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2021-2022、2023-2024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多次获得校优秀教师称号。多次参加微课制作、片段教学比赛并获得市一等奖,课堂实录市二等奖。

魏岚.jpg

课程简介: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元素与人体健康》文稿与资料为载体,在对学生进行《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了解人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种类;

2.培养学生建立起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概念,渗透均衡饮食,合理摄入元素的概念。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十、教师姓名:陈雨婷

课程名称:英语阅读手账制作

个人简介:

陈雨婷,女,199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2024年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高一英语教师。曾获三明市基础教育微课设计市级优秀,县级教学能手,辅导学生获奖多次,发表论文数篇。

陈雨婷.jpg

课程简介:

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引导学生形成文章整体观,寻找核心思想,跨学科结合美术等美学教育,阅读文章形成文章知识结构框架,最后制作成为精美的手账。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