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高一生物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387

学科:生物类型:高一备课组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地点:生物活动室

主讲人:江振根

主要内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集备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变化,以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酶、ATP等内容都有紧密的联系。将本节内容与上述知识建立联系,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变化的内在联系,更深刻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为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细胞代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说出细胞呼吸的类型。

2.描述线粒体适于进行有氧呼吸的结构,说明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3.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阐明细胞呼吸的实质。

4.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细胞中的ATP是从哪里来的?

加入酵母粉的面粉蒸出的馒头为什么多孔松软?为什么加入酵母粉的面粉放置久了会有酒味?酵母菌起了什么作用?酵母菌中的ATP是怎么来的?

2.实验探究:分析讨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控制酵母菌生活的有氧与无氧条件,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相应条件下的产物及其检测。

3.问题驱动,比较综合——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利用图示教学,引导学生对整个有氧呼吸进行解构和整合,把每个阶段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对应到具体部位,最后再构建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至于无氧呼吸,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同样构建出模型,重点放在异同的比较上。

4.联系社会,训练思维——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细胞呼吸原理加以解释,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四、其他事项

1.研究性学习:由于本学期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泡菜、果酒、米酒的制作等,大多与细胞呼吸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尤其是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2.本节内容完成后,应及时安排作业讲评,要重视课后P96“练习与应用”曲线分析。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