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高一地理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3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758

探讨下一星期教学内容

学科:地理              类型:高一备课组活动

时间: 12月13日        地点:地理活动室

主讲人:王成娇

主要内容:集体备课气象灾害

教材分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内容要求”,本节以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为切入点,旨在认识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象灾害包含的具体灾害种类很多,洪涝、干旱、台风和寒潮是我国最常见的四种。因此,教材选取了以上四种灾害类型,每个灾害类型一个标题,每个标题均从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是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教材对四种常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在世界与我国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材料说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重点介绍四种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情境设计和案例的内容编排上,以“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旨。

学情分析:学生对有些气象灾害是有经历的,从情境设计到活动设计都密切联系社会生活,通过具体灾害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自然灾害,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气象灾害的发生过程、分布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由于自然灾害涉及的种类较多,教学中难以面面俱到,因此要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也就是让学生能从某些自然灾害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分析自然灾害一般思路与方法。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