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高一生物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3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565

学科:生物类型:高一备课组活动

时间:2024年12月12日      地点:生物活动室

主讲人:江振根

主要内容:《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集备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其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不仅供应了植物本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网)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应用一直是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本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意义等,对于光合作用中的相关实验以及研究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进行转化等并不清楚。因此,引导学生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理解能量的转化,并通过科学史的分析进一步构建高中阶段光合作用的概念,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意义;同时学习光合作用研究中的科学方法,提升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归纳、判断等科学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简述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功能。

2.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解释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3.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相关实验研究的思考和讨论,说明光合作用过程,并从物质与能量观视角,阐明光合作用原理,认同人类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是逐步的、不断发展的。

4.关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导入课题,从植物工厂入手,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光、CO2、营养液和适宜温度等条件,而在利用人工光源时,常见的是红色、蓝色和白色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说明光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

2.探究发现,自主构建——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指导学生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设置系列问题串,指导学生分析为何选择新鲜绿叶?研磨时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滤纸条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什么?(降低边缘效应)滤液细线重复画两三次的目的是什么?层析时为什么不能没过滤液细线?色素条带的数目和宽度分别代表什么?溶解度大小如何排序?如果没得到色素带,可能原因是什么?如果色素带偏浅可能原因是什么?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可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和实验操作相结合,阐明其因果关系,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比较,突破难点——光合作用的原理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光合作用原理进的部分实验”的思考讨论活动进行分析,让学生总结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有光条件下进行的,将水分解产生O2、NADPH、ATP,称为光反应;另一部分是将CO2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称为暗反应。

关于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可采用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光反应与暗反应在条件、场所、物质与能量转化等方面有何区别,同时存在哪些联系”。进而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二者中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可能使光合作用强度发生变化。

4.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光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在自然界中,有机物的来源除了光合作用,还有化能合成作用,让学生认识生物界存在多样性、特殊性。

四、其他事项

本周安排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下周第三次月考考试范围到第五章细胞呼吸。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