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政治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27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540

学科:政治        类型:教研活动

时间:12月24日  地点:广泉楼3楼

主要内容:学习新课标《模块3 :逻辑与思维》

通过科学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要求,把握 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思维 探索世界、认识世界。  

【内容要求】

1. 学会科学思维 1.1 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 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1.2 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 科学思维的意义。

2、遵循逻辑思维要求 2.1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 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2 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 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2.3 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 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2.4 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3、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3.1 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 综合的辩证关系。 3.2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 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3.3 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 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 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4、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1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 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4.2 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 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4.3 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4.4 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 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 意义。

【教学提示】

◆ 联系实际,探究人的思维的特征、思维形态的差异,说明不 同思维形态的独特功用、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 ◆ 列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通过故事讲述、主题演讲 等形式,分享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 联系科学思维与文学想象的差异,讨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的特点,探究二者的关系。 ◆ 辨析“飞矢不动”“白马非马”等论题。运用所学逻辑知识, 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逻辑和推理错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从如何平衡和运筹长远目标和阶段目 标、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角度,体会辩证思维就是复杂性思维,是 在关系、矛盾、运动、变化过程中进行思考。 ◆ 可比较“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与“草船借箭”等智慧故事 中的思维方法。可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地存在的发展问题,学会运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 ◆ 搜集科技发明背后的故事,了解科学家探究未知现象时的思 维方法,尝试运用“头脑风暴”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举办创意 大赛。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经历探究过程,明确科学思维的重 要意义;学会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 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理社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735273818897414.jpg

1735273818555714.jpg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