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体育集体备课11.08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463

学科:体育

类型:备课组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8号

地点:后山办公室

主讲人:李善蓉

主要内容:

1. 备课目标与计划

目标

使学生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提高学生在动态环境中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计划

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运球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

实践活动通过分组练习和小组比赛来实施。

2. 运球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

保持身体平衡,重心适当降低。

利用手指、手掌控制篮球的弹跳力。

控制篮球的弹跳高度和速度,与自身移动速度相匹配。

方法

手部姿势: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留空,手掌向下按球。

行进间运球:在跑动中保持对球的控制,手臂随着身体自然摆动。

转身运球:在转身过程中利用身体和手臂的协调动作保持对球的控制。

3. 行进间运球训练活动设计

初级训练

直线行进间运球。

曲线行进间运球。

障碍物穿越运球(设置标志物或障碍物进行绕行)。

中级训练

变速行进间运球(加减速训练)。

转身运球及变换方向。

双球交替运球(可选)。

高级训练

小范围内快速运球移动。

结合步伐变换的运球(如交叉步、后撤步等)。

小组间的行进间传球与接球练习。

4. 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

篮球若干个,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篮球进行练习。

标志物或障碍物用于设置练习区域。

篮球场地或适合篮球训练的平坦空地。

计时器或秒表用于控制练习时间。

5. 学员分组及互动策略安排

分组

根据学生篮球基础进行分组,确保每组水平相当。

每组4-6人,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机会。

互动策略

组内成员相互观察、指正,共同提高。

组间进行小范围比赛,增强竞技性。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6. 指导教师角色分配与职责说明

主教练

负责整体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监督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

提供专业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助教

协助主教练进行学生分组和练习指导。

监控学生练习过程,记录学生表现。

协助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计划。

7. 课程进度控制和时间安排

进度控制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重点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额外辅导。

时间安排

40分钟一节课,前10分钟理论教学。

剩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包括分组练习和小组比赛。

8. 学生表现评价及反馈收集机制

表现评价

设立评价标准,包括运球稳定性、速度、控球能力等。

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反馈收集

课后向学生发放反馈表,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感受和需求。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