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生物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28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304

学科:生物        类型:教研活动

时间:2025年2月27日       地点:生物教研活动室

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融合说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本节课的教材分析,它在教材中处于第五章第一节,是本节课的第一课时。学生刚刚结束前四章的学习,了解了动物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第五章即将学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中,几位科学家的实验室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及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那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个是通过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来阐述其中蕴含的科学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二则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能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一般原则,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最后让学生分析生长素相关生长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三、重难点

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材中有介绍生长素发现历程中的四个实验也完整的再现了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这有利于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生长素发现历程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在本节课中,我将以科学家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来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并设计实验,同时借助虚拟实验室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融合点

那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就侧重于利用虚拟实验室来打破课堂与实验探究的障碍,来实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以及人机交互。

本节课的第一个融合突破点在导入部分。很多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能看到相关的生物现象,但并不会仔细思考。于是我选择在导入环节展示豆苗的生长缩时视频,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相关问题。这个视频的应用能将课堂中不能完成的植物生长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植物相关生长的过程,抓住植物的向光性特征。从而让学生继续思考,为何植物具有向光性?引出植物生长素探究历程的相关实验。

本节课的第二个融合突破点在植物生长素探究历程相关实验的探究部分。在对相关实验进行探究的时候,我选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思路进行推理论证,并设计相关的实验,从而验证他们的观点。由于传统课堂限制学生无法实行自己设置的实验验证观点,于是我利用虚拟实验课堂,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本节课的实验涉及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如果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做实验,可能短期内无法验证实验结果,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通过虚拟实验的引入,让学生在本节课内就可以获取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