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一中开展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九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1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478

本周,我校开展了本学期第九周的集备活动,主要内容:

语文组:

1、危婷老师开汇报课《小说人物对比形象分析》

2、组织评课、议课

3、各备课组互相交流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顽疾,并落实细节,解决问题。

英语组:

听胡蝶泉老师的公开课

胡老师的公开课是高三总复习课,长难句的分析。胡老师的口语清晰,教态自然。用长难句的句子来写熟悉的老师作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突出,突出长难句应用在阅读理解、语法填空和写作中的应用,她选取的材料是高考的真题和最近高三的各地市的模拟题,让学生用三长两短的方式来结题,应用技巧解题,让学生感受把长难句把句子简单化给解题带来的思路和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胡老师的课堂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能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

本节课的输入到输出,结构非常清晰,师生互动好,是一堂不错的公开课。

数学组:

一.听姜倩敏老师和朱丽萍老师汇报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这是高二数学新授课,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方差是概率论里一个重要的概念。方差到底是用来衡量什么的。方差是用来衡量随机变量取值与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的,也就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波动就越大,反之则越集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具体计算。

二.在录播室进行评课:

1、教材内容与教学设计

通过实际案例(如骰子点数、电路故障率)引出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2、教学方法与过程

采用实际案例(如赌博、骰子实验)激发兴趣,有效衔接新旧知识。结合具体例题(如二项分布方差)对比均值与方差的意义差异,避免纯符号化推导。‌学生参与度采用讨论法、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互动,但部分课堂存在教师主导过强的问题。

‌建议‌:增加开放性习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并计算方差‌67。

3、教学效果与改进建议

‌内容取舍‌:简化繁琐公式表述,增加可视化工具(如概率分布图)辅助理解。

‌评价方式‌:设计分层习题,兼顾基础巩固与拓展应用,避免单一题型重复训练。

4、典型课堂亮点

‌数学应用意识‌:通过电话响铃次数、设备故障率等案例,体现方差在风险评估中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结构化板书‌:将方差公式与均值对比排列,突出两者在描述随机变量特征时的互补性。

政治组:

主要内容:做莆田市二检试卷

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十周年。十年来,福建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经济总量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人均GDP从6.4万元增加到13万元,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这得益于

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②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③福建人民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奋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④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谱写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其他组:也相应地进行了备课组活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