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至今年建宁一中教师研训交流学习活动汇总

发布时间:2025-04-18 发布者:教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 1329

2024年9月至今年建宁一中教师研训

交流学习活动汇总

1.2024年9月:揭国忠等六位教师赴宁化县第一中学跟岗学习

2.2024年10月:闽疆携手共研数学教育,交流互鉴共促教学提升

3.2024年11月:三明市高中毕业班生物学备考策略研训活动在建宁一中举行

4.2024年11月:名师送教下乡,助力建宁一中化学教学提升

5.2024年11月:建宁一中教师赴泉州市城东中学跟岗学习

6.2025年2月:徐祚寿校长带队赴泉州市城东中学学习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

7.2025年3月;“多元共研,赋能教育新发展”建宁一中举办市级教学开放活动

8.2025年3月:建宁一中教师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参加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9.2025年3月:“共研备考策略,助力2025高考”三明市高三学科指导组在建宁一中开展巡回讲学活动

10.2025年4月:“核心六要素”专家讲座校本培训助力高效课堂

揭国忠等六位教师赴宁化县第一中学跟岗学习

一、跟岗概况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宁县第一中学组织了本次教师跟岗学习活动。揭国忠、邱灿辉、黄守义、肖秀勇、杨媛、胡蝶泉6位教师于2024年9月23日至2024年9月28日前往宁化县第一中学进行了深入的跟岗学习。

见面会上,建宁一中徐祚寿校长发言,明确本次跟岗学习的主要目标,期望教师们通过学习获得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强调跟岗学习对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以及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二、跟岗学校简介

宁化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教育成果的学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三、学习内容与收获

(一)教学观摩

在跟岗学习期间,教师们深入课堂,观摩了各学科优秀教师的常态课、示范课。通过观摩,学习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二)教研活动跟岗学习

积极参与跟岗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在教研活动中,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和研究成果,拓宽了教育视野。

1. 关于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的讨论。

2. 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探讨。

(三)班级管理学习

向优秀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包括:

1. 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

(四)教育资源共享

与跟岗学校的教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获取了丰富的教学资料、试题库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学习成果与反思

1. 教师们在跟岗学习结束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撰写了详细的学习心得和反思。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2. 学校组织了跟岗学习成果汇报会,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实践计划,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

五、未来展望

此次跟岗学习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其他优秀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闽疆携手共研数学教育,交流互鉴共促教学提升

2024年10月28日,福建省建宁县第一中学迎来了新疆自治区“天山英才”高中数学吴春蓉名师工作室的各位老师,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交流活动拉开帷幕。此次交流旨在深入推进教育援疆工作,探索高中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模式,精准把握新高考命题规律,促进闽疆两地教育深度交融。

当日上午,建宁县第一中学与吴春蓉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围绕高一高二数学备课展开了深入交流。双方教师各抒己见,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计划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新疆教师带来了边疆地区独特的教学视角和实践经验,建宁一中的教师则分享了本地的教学特色与方法,双方相互学习,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下午,工作室成员深入课堂,聆听高一、高二的数学课,并在课后展开评课活动。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评课环节中,大家畅所欲言,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深度交流不仅有助于授课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也让参与评课的教师们拓宽了教学思路。未来,双方有望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携手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名师送教下乡,助力建宁一中化学教学提升 

2024年11月14日,建宁一中迎来了三明市黄华文化学名师工作室的送教下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全市高中化学教学与教研高质量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中,建宁一中的李贵花老师带来《探秘重铬酸钾与乙醇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永安一中的黄妍老师讲授《探秘海水中元素—氯》,将化学知识与海洋元素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建宁一中的卢英姬老师开展《学科融合视域下微项目教学》,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体现新课标“素养为本”的理念,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探究,注重教学内容结构化设计。

公开课后,各校化学专家和老师积极参与交流研讨。评课环节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方法,在思维碰撞中凝聚智慧,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为建宁一中的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化学课程,更为全市高中化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力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专家指导,以靠促教——2024年三明市高中毕业班生物学备考策略研训活动在建宁一中举行

为进一步促进高中毕业班教学与教研高质量发展,提高三明市高中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研究讨论2024-2025学年我市生物学高三备考工作,统筹我市备考策略。

11月19日,三明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毕业班生物学备考策略研训活动于我校顺利举行。三明各县、市三十余名教师专家参加此次活动。此次研训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三个环节。本次活动由三明教育学院教研员魏希文主持,建宁一中生物教研组长石琦红协助办理。

11月19日上午8:00,各位教师专家齐聚建宁一中科技楼三楼会议室,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活动之初,建宁一中校长徐祚寿,为来参与活动的各位教师、专家介绍建宁一中的发展、教学历史。并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

三明一中罗春裕老师所作《模型与建模在遗传备考中的应用与探索》,引发在座老师的深入思考。罗老师强调,建构模型的方法在解决高考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科学实践的能力。罗老师结合高考真题实例,阐述了模型与建模在其中的运用。

三明二中陈燕老师所作《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生物学实验复习策略》,将在座老师的关注点引向高中生物的实验方向。陈老师指出,在考题中,实验题的考查形式非常多样,试题新颖,考察学生的关键能力。因此在备考中要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关键能力,注重命题的应用性与创新性,利用归类的方法寻找复习策略。

尤溪一中苏亦飞老师所作《三新背景下高三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复习建议》,将综合性较强的选择性必修三作为研究对象,向在座老师深度剖析了本册复习策略与建议。苏老师从课标出发,研读课标要求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再结合高考真题,建议各位老师复习时要以问题为导向,融入情境,深度学习。苏老师还总结了长句表达相关的教学经验,令在座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下午,建宁一中王文芳老师、三明二中肖丹红老师在建宁一中广泉楼一楼录播室开展《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轮复习课同课异构。与会各教师专家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并通过听课、评课、交流,为本堂课的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教学观摩活动结束后,三明市生物教研员魏希文老师作《福建省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分析及复习建议》讲座。魏老师对2024年福建高考真题进行剖析,并展示福建各地市的答题情况,细致入微,让在座教师都了解了三明市生物学高考的答题情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魏老师特别提到,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领会评价导向,回归教材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加强实验教学,创设真实情境。

本次备考策略研训活动让各与会教师对高考复习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悟。每一次交流学习都是为了积蓄更强的教育力量,为提高高中生物学教学质量而砥砺前行。

 

 

建宁一中教师赴泉州丰泽区跟岗学习

近日,建宁县第一中学李美芳和宁慧玲两位教师,在泉州丰泽区城东中学完成了为期两周2024.11.25-12.6的跟岗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城东中学的地理与物理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跟岗学习期间,李美芳和宁慧玲两位教师深入观摩了泉州丰泽区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的课堂,并亲身参与了教学实践。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与交流,她们深刻感受到了现代教学理念在地理与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仪、地图等教具,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们通过实验演示、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显著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两位教师还深刻体会到了课程设计在地理与物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优秀的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知识。观摩的课程设计都注重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实践。这种精细化的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李美芳和宁慧玲两位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同行们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通过此次跟岗学习,两位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成长。她们表示,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将把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跟岗学习活动不仅为建宁一中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促进建宁县与泉州丰泽区教育系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相信将来两地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建宁一中教师赴沪参加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2025年3月,与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举办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建宁一中教师前往学习交流。

3月20日,物理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复兴中学举行。建宁一中教师刘春英、孔水莲受邀参加,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王宝仪老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陶佳豪老师关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的同课异构课。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电磁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在实际应用广泛。两位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概念与规律,这让听课教师认识到可从实验观察、类比推理、构建思维导图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还应将物理概念与生活实际、科技前沿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月27日,建宁一中教师魏岚参与了此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化学学科培训,聆听了任峰老师和金晓阳老师讲授的《分子的手性》。课堂以实验和史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微观本质,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关联,如通过“反应停”事件凸显手性分子在药物生产中的重要性。该课程采用的HPS教学模式,融合化学史、科学哲学和社会学,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产生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课程中的实验、模型搭建等活动及特色作业,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此次联合教学研讨活动为建宁一中教师提供了宝贵学习机会,有助于他们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未来,建宁一中教师将把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助力学生更好地发展。

 

 

建宁一中校长徐祚寿带队赴泉州城东中学学习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

   为汲取在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方面的宝贵经验,2月28日,我校校长徐祚寿带队赴泉州城东中学学习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

泉州城东中学作为福建省内的教育佼佼者,早在2007年便已建成省一级达标中学,2024年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此次学习交流,建宁一中团队深入了解了泉州城东中学在教学管理、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双方围绕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校长徐祚寿表示,此次学习交流收获颇丰,建宁一中将认真学习借鉴城东中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创建目标。

 

 

多元共研,赋能教育新发展

——建宁一中市级教学开放活动总结

3月24日,建宁一中成功举办以 “文化浸润多元共生的高效课堂探索” 为主题市级教学开放活动

本次开放活动吸引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泉州市城东中学、福州十五中、龙岩一中以及三明市内多所兄弟学校13所,共60余位教师参与,各学科交流研讨精彩纷呈,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

 一、多学科同课异构,碰撞思维火花  

1理科课堂:创新与实践并行

物理组围绕“简谐运动”展开深度教学研讨。揭策源老师以弹簧振子模型为核心,结合动态演示与受力分析,将抽象概念直观化;朱晓娟老师从生活实例引入,实验演示生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赵海峰老师通过振子实验采集数据,定量推导规律,凸显简谐运动动力学本质。三位老师均以学生为中心,突破教学难点,推动教学向科学思维培养进阶。

生物组活动中,福州十五中蔡文欣老师执教《动物细胞培养》,以“人耳软骨”视频激趣,引入AI软件分析配方,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温春燕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自主构建流程图解决问题;建宁一中石琦老师教学环节流畅,师生互动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数学组同课异构课程,刘中文老师与周平老师就《不等式恒成立》、黄晶姬老师与王小荣老师对《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进行授课。老师们教学风格各异,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课后专家与教师交流研讨,泉州城东中学张黎娜老师的专题讲座更是为数学教学带来新思考。  

文科课堂:素养与趣味交融

语文组五位老师带来丰富公开课与讲座。曾金花、肖芳老师分别以不同方式开展《登岳阳楼》《念奴娇・过洞庭》比较阅读,运用信息技术与AI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林炳娟老师从虚词入手分析诗歌,助力高三学生提升诗歌鉴赏能力;谢启团老师指导议论文写作,帮助学生摆脱误区;兰燕老师的讲座从高考命题趋势出发,阐述文化基因融入教学场景的实践。

英语组公开课上,陈文秀老师遵循新课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余晓红老师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丁烽英老师以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教学,课堂趣味十足;陈楠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孔庆昊老师的讲座“成长 拓展 浸润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和指导中的学生发展”,为师生带来满满干货。 

体育课堂:活力与协作共彰 体育组王在富、杨长生、黄文跃三位老师进行足球教学展示。课上学生热情专注,通过系列训练项目提升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绕杆射门环节,学生们认真练习,将技术与激情完美结合。课后体育教研组长组织评课交流,为体育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二、专家讲座:引领教育新视野

1语文讲座:解码文化基因,重构教学场景

龙岩一中兰燕老师以《文润心田:文化基因解码与教学场景重构 ——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文化浸润教学实践智慧》为题开展讲座。从高考近年命题趋势及课程标准出发,提出将文化基因植入教学场景的理念,并展示课堂实践过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文化浸润的新思路,助力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文化。

英语讲座:聚焦学生发展,探索教学路径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孔庆昊老师带来 成长 拓展 浸润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和指导中的学生发展讲座。从学生习惯养成、基础夯实、优生突破等方面深入剖析,为高中英语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划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帮助英语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数学讲座:探索教育路径,共创智慧课堂

泉州城东中学高级教师张黎娜的《探索教育新路径,共创智慧课堂》专题讲座,为数学教学领域带来新的思考与启发。讲座围绕教育新路径的探索展开,分享了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与方法,助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副校长赵灏,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库成员,拥有诸多荣誉头衔,开设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定制课程基地建设》为题的讲座。赵灏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全链路分析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及分享了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等内容。

三、共研共进,展望教育新篇

本次教学开放活动通过公开课观摩、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了校际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不仅展示了建宁一中及各校授课教师的教学风采与创新成果,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反思与提升的契机,推动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建宁一中将继续秉持多元共生的理念,深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书写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

 

 

共研备考策略,助力2025高考

——三明市高三学科指导组在建宁一中开展巡回讲学活动

2025年高考备考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建宁一中高三复习备考质量,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3月27日,三明市高三学科指导组由三明市教育学院周尚清带队对建宁一中开展了巡回讲学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高三学科指导组有语文胡黄丽华、数学陈桂芬和物理罗翀等9位专家,为高三师生带来了一场备考盛宴。

活动当日,来自全市九大学科的专家教师组成的讲学团早早抵达建宁一中。讲学团成员均为在教学一线经验丰富、成果显著的优秀教师。活动伊始,讲学团教师深入高三课堂,分别听取了我校语文朱学东、数学邹源明和物理刘中盛等9位对应高考学科教师的常态复习课。课堂上,建宁一中的老师们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讲学团教师认真记录课堂细节,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为后续的交流研讨积累素材。

听课结束后,讲学团教师分别与建宁一中对应学科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在交流中,讲学团教师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优点,同时也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优化、课堂节奏的把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双方教师围绕高三复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教学经验和备考心得,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讲学团教师分别为建宁一中对应学科教师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紧密围绕2025年高考考情分析、命题趋势预测、复习策略指导等方面展开。老师们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高考的深入研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学科的复习要点和答题技巧,为高三教师们指明了备考方向,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助力教师们优化备考方案。

此次三明市高三学科指导组在建宁一中开展的巡回讲学活动,是一次高规格、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和讲座等形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建宁一中高三备考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三明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高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宁一中2025年高考定能取得优异成绩,再创辉煌!

 


校本培训助力高效课堂

4月1日,一场题为“大变局·新发展——新教材背景下高效课堂实施的六大核心要素”的培训讲座在我校举行。金太阳教科所所长、江西师大未来研究院副院长李庆久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新媒体和数字传媒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讲座中,李庆久教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详细阐述了高效课堂的六大核心要素

  李教授强调,教师应具备开阔的视野,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新媒体和数字传媒等现代手段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技巧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李教授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合理的教学流程是保障课堂质量的基础。李教授详细介绍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强调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

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李教授强调了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设计高质量的学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李教授指出,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学生心中的“大师”。他鼓励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李教授还特别强调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此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也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